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全国服务热线:0755-3323 3570

TELEPHONE(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09:00-20:00)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手机:
15818732426
电话:
0755-3323 3570
微信:
1531148996
邮箱:
1468655442@qq.com
地址:
中国 深圳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一带一路战略内涵的理解 一带一路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7-05-23 22:30:08 点击量:

                                      一带一路战略内涵的理解 一带一路是什么意思?

   “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君安速运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一带一路概念的由来

习总书记的战略眼光: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014年11月8日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他在《联通引领发展伙伴聚焦合作》讲话中指出第一,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源于亚洲、依托亚洲、造福亚洲。中国愿通过互联互通为亚洲邻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第二,以经济走廊为依托,建立亚洲互联互通的基本框架。“一带一路”兼顾各国需求,统筹陆海两大方向,涵盖面宽,包容性强,辐射作用大。第三,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第四,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是开放的,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第五,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未来5年,中国将为周边国家提供2万个互联互通领域培训名额。


战略意义

      多边合作的契机: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2014年4月10日下午博鳌亚洲论坛“丝绸之路的复兴:对话亚洲领导人”分论坛开启了“一路一带”战略。  构想提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描绘出一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经济大走廊,其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2.0版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在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深度合作。

我国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路径: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构筑国土安全发展屏障,摆脱以美国为首国家的不平等国际贸易谈判,寻求更大范围资源和市场合作的重大战略,被称作世纪大战略。这是中国在近200年来首次提出以中国为主导的洲际开发合作框架,将彻底摆脱原来依附大国,被动挨打的地缘政治局面。

“一带一路”有望构筑全球经济贸易新的大循环,成为继大西洋、太平洋之后的第三大经济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地区覆盖总人口约46 亿(超过世界人口60%),GDP 总量达20 万亿美元(约占全球1/3)。区域国家经济增长对跨境贸易的依赖程度较高,2000年各国平均外贸依存度为32.6%;2010年提高到33.9%;2012年达到34.5%,远高于同期24.3%的全球平均水平。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计算,1990-2013年期间,全球贸易、跨境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7.8%和9.7%,而“一带一路”相关65个国家同期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3.1%和16.5%;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的2010-2013年期间,“一带一路”对外贸易、外资净流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3.9%和6.2%,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4.6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2015年,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近1万亿美元,我国同沿线65个国家中投资49个国家,共计150亿美元,同比增长18%。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

(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3月

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共建原则

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坚持开放合作。“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框架思路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合作重点

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重点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

政策沟通。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设施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

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加快提升航空基础设施水平。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

共同推进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畅通信息丝绸之路。加快推进双边跨境光缆等建设,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项目,完善空中(卫星)信息通道,扩大信息交流与合作。

贸易畅通。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沿线国家宜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以及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和实施。改善边境口岸通关设施条件,加快边境口岸“单一窗口”建设,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能力。加强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化合作,推进跨境监管程序协调,推动检验检疫证书国际互联网核查,开展“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降低非关税壁垒,共同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透明度,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挖掘贸易新增长点,促进贸易平衡。创新贸易方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业态。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把投资和贸易有机结合起来,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

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消除投资壁垒。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拓展相互投资领域,开展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深度合作,积极推进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技术、环保产业和海上旅游等领域合作。加大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加强能源资源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合作。

推动新兴产业合作,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沿线国家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建立创业投资合作机制。

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建立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扩大服务业相互开放,推动区域服务业加快发展。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中国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鼓励本国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促进企业按属地化原则经营管理,积极帮助当地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资金融通。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有关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开展磋商。加快丝路基金组建运营。深化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务实合作,以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鼓励在沿线国家使用所筹资金。

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推动签署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逐步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风险应对和危机处置制度安排,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形成应对跨境风险和危机处置的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征信管理部门、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之间的跨境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以及各国主权基金作用,引导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

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强化与周边国家在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防治技术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有关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和应急医疗救助,在妇幼健康、残疾人康复以及艾滋病、结核、疟疾等主要传染病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扩大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

加强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促进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开拓和推进与沿线国家在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开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公共行政管理等共同关心领域的务实合作。

充分发挥政党、议会交往的桥梁作用,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立法机构、主要党派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开展城市交流合作,欢迎沿线国家重要城市之间互结友好城市,以人文交流为重点,突出务实合作,形成更多鲜活的合作范例。欢迎沿线国家智库之间开展联合研究、合作举办论坛等。

加强沿线国家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重点面向基层民众,广泛开展教育医疗、减贫开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保等各类公益慈善活动,促进沿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加强文化传媒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运用新媒体工具,塑造和谐友好的文化生态和舆论环境。

合作机制

当前,世界经济融合加速发展,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合作蓬勃发展。

加强双边合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沟通磋商,推动双边关系全面发展。推动签署合作备忘录或合作规划,建设一批双边合作示范。建立完善双边联合工作机制,研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方案、行动路线图。充分发挥现有联委会、混委会、协委会、指导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等双边机制作用,协调推动合作项目实施。

强化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发挥上海合作组织(SCO)、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亚洲合作对话(ACD)、亚信会议(CICA)、中阿合作论坛、中国-海合会战略对话、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作用,相关国家加强沟通,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继续发挥沿线各国区域、次区域相关国际论坛、展会以及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前海合作论坛等平台的建设性作用。支持沿线国家地方、民间挖掘“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产,联合举办专项投资、贸易、文化交流活动,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图书展。倡议建立“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

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西北、东北地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挥陕西、甘肃综合经济文化和宁夏、青海民族人文优势,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兰州、西宁开发开放,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

西南地区。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

沿海和港澳台地区。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成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发挥海外侨胞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独特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妥善安排。

内陆地区。利用内陆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优势,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加快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合作。建立中欧通道铁路运输、口岸通关协调机制,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支持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布局,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

中国积极行动

一年多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磋商,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收获早期成果。

高层引领推动。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先后出访20多个国家,出席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就双边关系和地区发展问题,多次与有关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进行会晤,深入阐释“一带一路”的深刻内涵和积极意义,就共建“一带一路”达成广泛共识。

签署合作框架。与部分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与一些毗邻国家签署了地区合作和边境合作的备忘录以及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编制与一些毗邻国家的地区合作规划纲要。

推动项目建设。加强与沿线有关国家的沟通磋商,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保护、海上合作等领域,推进了一批条件成熟的重点合作项目。

完善政策措施。中国政府统筹国内各种资源,强化政策支持。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发起设立丝路基金,强化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投资功能。推动银行卡清算机构开展跨境清算业务和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积极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

发挥平台作用。各地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国际峰会、论坛、研讨会、博览会,对增进理解、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共创美好未来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平等协商,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一带一路”建设是开放的、包容的,欢迎世界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积极参与。

共建“一带一路”的途径是以目标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灵活,富有弹性,是多元开放的合作进程。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不断充实完善“一带一路”的合作内容和方式,共同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积极对接沿线国家发展和区域合作规划。

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在既有双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下,通过合作研究、论坛展会、人员培训、交流访问等多种形式,促进沿线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内涵、目标、任务等方面的进一步理解和认同。

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稳步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共同确定一批能够照顾双多边利益的项目,对各方认可、条件成熟的项目抓紧启动实施,争取早日开花结果。

“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只要沿线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够谱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让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共建成果。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 健全“一带一路”合作机制

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健全“一带一路”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与沿线国家发展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推进沿线国家间的运输便利化安排,开展沿线大通关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基础、各类基金引导、企业和机构参与的多元化融资模式。加强同国际组织和金融组织机构合作,积极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设,发挥丝路基金作用,吸引国际资金共建开放多元共赢的金融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桥梁纽带作用

2、畅通“一带一路”经济走廊

推动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新亚欧大陆桥、中巴、孟中印缅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推进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构建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强能源资源和产业链合作,提高就地加工转化率。支持中欧等国际集装箱运输和邮政班列发展。建设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和中哈物流合作基地。积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参与沿线重要港口建设与经营,推动共建临港产业集聚区,畅通海上贸易通道。推进公铁水及航空多式联运,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强重要通道、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打造具有国际航运影响力的海上丝绸之路指数。

3、共创开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

办好“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发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作用。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环保、卫生及中医药等领域合作。构建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人文交流机制,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博览会等活动,鼓励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交流,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联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便利化。加强卫生防疫领域交流合作,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推动建立智库联盟。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一带一路

        北京4月26日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东北振兴与俄远东开发战略衔接,深化毗邻地区合作。以推进中韩自贸区建设为契机,选择适宜地区建设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推进共建中日经济和产业合作平台。推动对欧美等国家(地区)相关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高水平推进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推进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推动黑瞎子岛保护与开发开放。


国际合作  战略平台

中国-中东欧合作框架:2014年12月16日,李克强在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上强调,要充分利用《布加勒斯特纲要》,积极落实《贝尔格莱德纲要》,启动制定《中国-中东欧国家中期合作规划》,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以产能合作为抓手,以金融合作为支撑,推进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2015年9月17日,上合组织经贸部长第十四次会议在西安举行,各方围绕落实7月上合组织乌法元首峰会取得的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成果,达成了9项具体举措。包括批准启动《2017-2021年推动项目合作措施清单》,涉及10多个领域百余个项目,总金额近千亿美元;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各方商定将探讨建立“上合组织电子商务平台”等。

《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按照铁路“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班列组织方式,在内陆主要货源地、主要铁路枢纽、沿海重要港口、沿边陆路口岸等地规划设立43个枢纽节点,建设发展43条运行线。在西线上包括了昆明、贵阳、成都、重庆、西安、厦门、合肥、连云港、呼和浩特等城市;中线则涵盖了京广线上的主要城市,如广州、武汉、石家庄;东线上的枢纽节点,则包括南昌、福州、上海、济南、天津,大连等。

2016年10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代表中国政府与柬埔寨政府代表、财政与经济部大臣安蓬·莫尼拉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关于编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规划纲要的谅解备忘录》。当前中柬合作已建、在建国道超过20条,约2200公里,占柬国道总里程35%以上。中方在柬建设运营多座水电站,发电量占柬发电总量的50%以上。 

2016年11月5日,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议上,中方与捷方代表签署了中捷两国政府间《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双边合作规划》,双方商定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工业和贸易、能源资源、科技与研发、金融、运输与物流、医疗卫生、民用航空、标准与认证、农业、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环境、地方合作、“网上丝绸之路”合作、智库合作等19个领域加强合作。 


交通对接

中菲:2016年10月20日,中交疏浚与菲律宾MegaHarbour港口发展公司就达沃市海港开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对沿海8公里海岸线进行填道造地,填海面积208公顷,将作为政府办公、商业、住宅、港口码头及工业用地。

中俄:中东铁路为主,通过海参崴-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赤塔进入老欧亚大陆桥及大连-哈尔滨-满洲里-赤塔进入老欧亚铁路。

中国参与埃及新苏伊士运河建设,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逐步形成。埃及政府2014年8月宣布这一新苏伊士运河开凿计划。按照计划,新运河工程共计挖掘72公里,以使苏伊士运河实现双航道通行。运河每年给埃及带来的收益也将从现在的50多亿美元增至130多亿美元。2016年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总局关于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协议》在开罗签署。双方将共同为苏伊士合作区的建设、招商和运营提供支持和便利。

中泰“高铁换大米”计划。2014年8月,泰国军政府通过了两条连接中国和泰国的铁路项目。这两条铁路分别为从中部大城府到北部清莱府,以及从中部罗勇府到东北部廊开府的线路,再通过老挝最终与中国境内的铁路相连。此次泰国军政府通过的两条铁路项目,其中一条线路的起点是东北部城市廊开,与老挝首都万象隔河相望,建成后可以连通老挝与中国的铁路,与一直筹划多年的泛亚铁路中线不谋而合。

亚欧陆桥及其新通道

亚欧陆桥及其新通道

中巴积极推进瓜达尔港建设,现已开航。2014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时指出,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同周边互联互通的旗舰项目。瓜达尔港作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成为两国签署的20多项合作协议中的重中之重。预计巴基斯坦第三大港口在2015年4月运营,从西亚进口的原油通过石油运输线缩短85%的路程。据巴基斯坦《论坛快报》10日报道,巴政府11日将举行隆重的仪式,将2281亩瓜达尔港自贸区土地的使用权移交给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租期43年。中方企业将管理瓜达尔国际机场、瓜达尔自由区和瓜达尔海运服务3家公司,同时全权打理瓜达尔港业务。  2016年11月13日,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前往俾路支省主持了由中国投资的瓜达尔港开航仪式。

中国投资匈塞铁路。在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上,中、匈、塞三国已达成协议,合作建设匈塞铁路,力争在两年内建成一个符合欧盟标准、适合各方需求的现代化快速铁路。

青藏铁路在2020年以前延伸至中尼边界基隆。2014年底,中国外长王毅出访尼泊尔时,两国就青藏铁路由日喀则延伸至尼泊尔边境达成协议。2015年3月尼泊尔外交部公告称,西藏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周三对到访的尼总统拉姆·巴兰·亚达夫表示,青藏铁路将从日喀则延伸540公里,在2020年延伸至两国边境的基隆。当前,青藏铁路西至日喀则,日喀则距中尼边境的直线距离为253公里,但两国尚无铁路互通,仅有两条公路通道。

中国投资南美洲“两洋铁路”建设。2015年5月20日国家总理李克强访问巴西,与巴西总统罗塞夫达成共识,启动开展“两洋铁路”的可行性研究。“两洋铁路”将连接巴西和秘鲁,横跨南美洲大陆。

中国拟与泰国开展克拉地峡的修建研究工作。2015年5月18日,泰国克拉运河研究和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广州举行,会上签署了泰国克拉运河项目合作备忘录。拟议中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400米宽,水深25米,双向航道运河,横贯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克拉地峡是泰国南部的一段狭长地带,北连中南半岛, 南接马来半岛,地峡以南约400公里(北纬7度至10度之间)地段均为泰国领土,最窄处50多公里,最宽处约190公里。与取道马六甲海峡相比,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可节省航运2—5天时间。该计划需耗时10年、投资总额280亿美元。

成昆曼国际大通道推动中国西部与东盟深度合作。全长2600余公里的公路,被称为成昆曼国际大通道,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又一条陆路主动脉。

印尼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中国企业中标。2015年10月1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印度尼西亚维卡公司牵头的印尼国企联合体正式签署了组建中印尼合资公司协议,该合资公司将负责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雅万高铁最高设计时速300公里,全长150公里。

中英政府同意成立高铁项目组。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接受香港凤凰卫视采访说到,在习主席访英期间发表的联合宣言中也提到,两国政府鼓励双方企业深度参与高铁项目。 

中老签订铁路合作建设项目。11月13日,中老铁路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项目由两国边境磨憨/磨丁口岸进入老境内后,向南依次经过孟赛、琅勃拉邦、万荣至老首都万象,全长418公里,其中60%以上为桥梁和隧道。项目总投资近400亿元,由中老双方按照70%:30%的股比合资建设。建设标准为国铁Ⅰ级、单线设计、电力牵引、客货混运,时速160公里/时。中老铁路预计2020年通车使用。 

中埃签订铁路合作项目。2016年1月21日,中国中铁公司与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与埃及国家隧道管理局签署了《埃及斋月十日城铁路项目EPC合同》,项目合同金额为15亿美元(约折合人民币98.82亿元)。

中马《港口联盟协议》。中国和马来西亚在2015年10月23日签署了《港口联盟协议》,来西亚的六个港口和中国的10个港口共同建立港口联盟,双方加强信息的共享、人力资源的培训、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分享、航线开通、日程的协调和港口港务的合作。 

中国承担巴基斯坦拉合尔首条轨道交通。2015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巴期间,与巴总理谢里夫共同见证签约仪式。项目合同额约为16亿美元,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融资支持。项目采用中国标准,地铁车辆及机电系统将全部采用中国设备。


产业合作

中俄油气管道合作。中俄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世纪大单正在逐步落实。中石油方面证实,中国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复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国内部分线路。按照设计,管道将起自黑龙江黑河市,途经9个省区市,止于上海市。中石油将于2015年开始建设,争取2018年按时完工。2014年9月,该管线俄罗斯境内段已经破土。

中俄长吉图(珲春)----扎鲁比诺万能海港----海参崴经济特区东北亚大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俄罗斯远东发展部建议在俄境内铺设一条不同于俄通用宽轨铁路的国际标准轨距铁路,并由中方负责运营管理,该铁路使得我国东北地区多了一条重要的欧亚国际运输大通道。随着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法案正式生效,同时该法案适用于俄罗斯滨海边区15个市区和波西耶特港、扎鲁比诺港和纳霍德卡港等重要港口,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升级。

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西咸新区)。2014年10月13日,陕西省政府与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俄罗斯国家主权基金)、俄中投资基金(中俄跨国主权财富基金)、俄罗斯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俄罗斯国家科技园)在俄罗斯莫斯科共同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的合作备忘录》。由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建设“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先期启用集装箱物流场站,二期拟于主体港区建设粮食泊位和筒仓工程,三期拟于新丝路国际物流园区内联合打造集仓储、加工、贸易、中转于一体的中亚五国连云港物流中转分拨基地。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共占地5平方公里,投资约20亿元,全面拓展过境运输业务。

中缅油气管道。2015年1月底中缅原油管道开始投入使用,这条油气管道南起孟加拉湾,北抵昆明,绕行马六甲,自此来自中东、北非的石油,开始通过一条新的线路进入中国。中缅原油管道与2013年7月投产通气的中缅天然气管道平行,两者同属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全长2402公里的中缅原油管道,有1/3在缅甸境内。

中国获租巴基斯坦瓜达尔港2000亩土地 为期43年。为了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经济特区投资,巴政府特别针对能源、税制等国内投资短板,专门为投资者出台了利好政策来鼓励投资。这些举措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保障能源,即保障经济特区的电力和天然气供应方面享有优先权;二是减免税收,即为经济特区投资的企业提供为期10年的税收假期,并为企业有关生产设备的进口给予免关税待遇;三是一站式服务,即为有意投资经济特区的投资者提供一站式快捷服务,包括向投资者提供有关优惠政策的详尽资讯。


金融合作

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标志着这一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区域新多边开发机构的筹建工作将进入新阶段。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实缴资本为认缴资本的20%。正式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的国家包括孟加拉国、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老挝、马来西亚、蒙古国、缅甸、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菲律宾、卡塔尔、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

亚投行成立将弥补现有世界金融体系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的缺口,并将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一方面能继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的进一步改革,另一方面也是对当前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ADB)在亚太地区的投融资与国际援助职能的有效补充。据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2010—2020年10年间,亚太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8万亿美元,而亚洲开发银行每年提供的基础设施项目贷款仅为100亿美元。亚投行的建立,将弥补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存在的巨大缺口,减少亚洲区内资金外流,投资于亚洲的“活力与增长”  。截止到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有57加家。

中国出资400亿美元启动丝路基金。 2014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出资400亿美元设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是开放的,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未来5年,中国将为周边国家提供2万个互联互通领域培训名额。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

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在“一带一路”中发挥“更充分”的作用。副行长李吉平透露,已建立涉及60个国家总量超过900个的项目“一带一路”的项目储备库,涉及投资资金超过8900亿美元。而在已签署的近50份协议中,涵盖的领域包括煤气、矿产、电力、电信、基础设施、农业等。已实施的项目数为22个,累计贷款余额超过100亿美元。

2016年6月23日,在塔什干中国、俄罗斯、蒙古国第三次会议上签署《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共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边境地区经济合作。蒙方希望加强同中俄在农业、救灾减灾等领域合作。 


国际贸易

2010年11月23日,在温家宝总理访俄期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联合签署了两项海关便捷通关协议,为中国物资、商品西出和战略物资西进奠定了基础。

“渝新欧”国际运输班列。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11179公里。这一条由沿途六个国家铁路、海关部门共同协调建立的铁路运输通道。目前该通道最大的受惠者是落户重庆的笔记本电脑向西进入欧洲市场。重庆市长黄奇帆指出以前中国到欧洲的货物,不管内陆还是沿海的货物,90%以上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先运到沿海,然后走海运到欧洲,需要40天左右。“渝新欧”的运费,为每个40英尺集装箱6500美元左右,而相应的海上运费是5000美元左右,“渝新欧”的运费虽然比海运贵1500美元,但从时间效益上来说,“渝新欧”节省了20多天时间,企业的资金可以得到更快的周转。假设1个集装箱的货值为1000万元,仅财务成本就能节约3万元,相当于5000美元。

“郑新欧”国际运输班列。铁路货运班列始于郑州,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后到达德国汉堡,全程10214公里,运行时间16天左右,比走海运到欧洲节约时间15天左右。“郑新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沿途经过5个国家,历经2次转关2次换轨。2014年9月2日,汉堡至郑州的铁路货运专线9月1日首次开通。

蓉欧快铁运输班列。成都到波兰罗兹的蓉欧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于2013年4月26日开通,每周五固定发车。

中欧国际铁路运输通道




 蓉欧快铁将从成都青白江集装箱中心站出发,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后,直达波兰第三大城市罗兹奥莱霍夫站,全长9826公里,站到站运行时间12-14天,并可在1至3天内分拨至欧洲任何地方。比当前货运班列节省8—10天,比海运节约1个月以上,运输成本仅为空运的1/8至1/4。

“苏满欧”国际运输班列。“苏满欧”铁路运输专线正式开通后,为进一步提升货运效率,南京和苏州海关,上海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满洲里市政府多方经协调,于2013年9月30日成功开行首趟“定点、定时、定线、定车 


次、定价格”的“五定班列”。“苏满欧”班列将原26天左右的铁路散货运输时间压缩至14天,最短时仅用11天,相较传统的海运模式,更是缩短26天,成为华东地区运输时效仅次于空运的东欧方向国际物流通道。从运输时间来看,从苏州到华沙1.12万公里,“苏满欧”班列运行时间最快为12天,比西线的“渝新欧”和“郑新欧”班列分别缩短5天和3天,为运时最短的亚欧通道。从运输价格来看,“苏满欧”班列每大柜运价7200美元,比“渝新欧”和“郑新欧”班列在实际成本上每大柜分别降低3100美元和3500美元,成本运价最低。从运输效率来看,“苏满欧”班列在满洲里口岸仅需2~3小时便可完成查验通关十余项手续,顺利出境,运输成本最低。

除此之外东北方向,也开通粤满欧、津满欧、沈满欧、营满欧、哈满欧等多条低成本快捷路线。

2016年6月9日,由商务部主办的第二次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在浙江宁波召开。与会各国共同发表的《宁波宣言》,各方认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工业、科技合作和装备制造领域富有潜力,双方将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方面加强合作,同时还将建立投资合作基金及即将设立的“16+1”金融公司。